首页>热点 > 创新论坛 >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与内陆高新区创新发展研究

基于长沙高新区加快“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26 14:00:4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长沙高新区管委会 评论:0
导语:国家高新区,特别是内陆国家高新区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对外开放的机遇寻求国际化工作新的发力点,着力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值得认真研判,深入分析。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国家高新区,特别是内陆国家高新区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对外开放的机遇寻求国际化工作新的发力点,着力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值得认真研判,深入分析。

  部署“一带一路”建设  要求内陆高新区抓住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国际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实施国际合作和推动企业走向世界的新平台、更是内陆国家高新区外向发展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为内陆高新区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创新是国家高新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国家高新区加快崛起的必由之路。内陆国家高新区要突破“不靠海不沿边”的地理位置上的不足,必须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抓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注重东西双向开放,构建从沿海到边陲和横跨南北的开放开发新格局,有利于由原先的“内陆腹地”转变成“开放前沿”,以及站在更高的开放平台上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为其更好地发挥创新功能、发展外向经济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为内陆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打造了更高水平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60多个国家,覆盖全球陆地面积的30%、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GDP)的29%。“一带”的三条陆地走向、“一路”的两条海洋线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占绝大多数,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基础设施落后,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互利合作前景广阔。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内陆国家高新区借助和利用国家通道、国家平台、国际机制,畅通区域合作渠道,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提升国际经济合作水平。特别是,内陆国家高新区有望在商贸流通、产业投资、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研发、海外并购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实现高层次“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相结合,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开放型经济高地。

  “一带一路”倡议为内陆国家高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将极大地拓展内陆国家高新区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利于优先承接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龙头企业和核心项目,着力吸引众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更好地释放内陆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为企业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有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另一方面,也可在国际合作的大平台上吸引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有利于电子商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为内陆高新区产能输出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要素支撑。内陆国家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备较强“走出去”能力和需求的优质企业,需要寻求过剩产能高利润率的出口。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处于要素驱动或向效率驱动转型的经济粗放阶段,是最好的国际产能与合作市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内陆国家高新区产能输出和沿线国家要素需求的新趋势,通过经贸合作、产业投资等方式,将优质过剩产能输送出去,推动优势产业、特色产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和布局。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要求长沙高新区发挥新优势

  在多方位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内陆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与丝路沿线国家有较强互补性。以长沙高新区为例,处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需要充分发挥节点战略功能,在自主创新引领下,理清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新优势,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才能将区域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对应发展战略,理清新的功能定位。建区近30年来,长沙高新区相继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还是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三区叠加”的核心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长沙“一江两岸”“双核驱动”战略布局核心板块,长株潭衡城市群乃至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推进创新发展主阵地。长沙高新区抓住国家大战略的发展机遇,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新的功能定位,才能发挥新的发展优势。

  争做内陆开放的桥头堡。长沙高新区要发挥“一带一路”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长株潭自创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形成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合作新机制。在招大引强的带动下,外来投资将加速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转移,产业转移效应将集中显现。同时,要使口岸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备。有机衔接航空、铁路、水运、公路通道,使“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成效更加明显。加快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转化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加速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经验的复制。

  争做开放崛起的助推器。长沙是湖南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示范区和排头兵,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长沙已主动地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强辐射、强带动作用。“三区叠加”的长沙高新区又是长沙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将长沙高新区定位为湖南开放崛起的助推器,能充分发挥园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产城融合、转移承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湖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引领崛起中提供强劲动能,构建起西、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争做转型创新的主力军。长沙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抓住“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打造长沙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升级版,是实现城市未来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长沙高新区作为一种催化剂和粘合剂正对长沙经济转型创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顺应转型创新发展是国际国内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实施转型创新发展,推进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增长模式、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转型,将有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对照建设需求,凸显新的发展优势。长沙高新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有着自身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同时还是中部地区基础条件最好、产业发展最快、创新程度最高、人才资源最多的发展区域之一。

  产业比较优势明显。长沙高新区坚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打造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应用、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同时还大力培育发展了移动互联网、北斗应用(军民融合)、绿色建筑、3D打印、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特别是催生了一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产业,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产业资源支持。

  创新驱动能力强劲。长沙高新区作为长株潭自创区核心区,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搭建众多创新平台,加快创新成果高效转化,聚集了丰富的创新资源。截至2017年6月,园区聚集投融资机构400多家,总注册资金达300多亿元,累计为企业融资100多亿元,为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提供强力资金支持。

  高端人才资源丰富。长沙高新区聚集丰富的高端创新人才,为支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量人才智力资源支持。截至2017年6月,已吸引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48人、长沙市“313计划”专家46人、长沙市“3635计划”专家119人。与此同时,长沙高新区吸引了众多“海归”人员,入园创办高科技企业100多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亿多元。

  “承东启西”区位明显。作为长沙的西引擎、西高地、西中心,长沙高新区拥有长株潭自创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四大国家战略平台叠加优势,是长沙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承东启西、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要求长沙高新区探索新路径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出台促进外经外贸、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设立国际合作专项,引导和支持企业摸索“走出去”的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长沙高新区拥有外商投资企业200余家,对外贸易经营企业680多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多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区域。目前,长沙高新区企业“走出去”的路径主要有五大模式。

  “借船出海”模式。支持园区龙头企业开展海外兼并收购、投资设厂,完善全球研发体系和销售网络,主动“走出去”拓市场。例如,中联重科先后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意大利CIFA公司、德国M-TEC公司、荷兰Raxtar公司、意大利LADURNER公司,并在白俄罗斯建立中白工业园,使企业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近年来,长沙高新区企业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研发、销售的国际合作,截至2017年6月,已有20余家企业分别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设立公司及办事处。同时,积极推动园区中小企业与央属国企和跨国公司合作对接。例如,在与央属国企对接方面,中冶长天是我国第一批拥有对外经营权的总承包商,近10多年来,向海外客户提供了近100亿元的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和产品输出,园区20多家中小企业积极对接,配套出口产品近50亿元。

  “抱团出海”模式。依托园区骨干企业先后组建了工业化住宅、大健康、机电设备、电子信息等多个优势产业的产业联盟,联盟内部的企业资源互补和强强联合,各联盟理事长单位帮助联盟其他企业解决开拓海外市场面临的成本、文化、资源等制约因素,达到“抱团出海”的效果。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牵头,联盟定期组织企业以经贸团名义,赴东南亚、东欧、北欧等地国家进行商务洽谈,参加中国(湖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境外展览、展会等活动,寻求更多海外合作机会。

  “跨海搭桥”模式。全面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通过“跨海搭桥”的方式整合国际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尖端资讯、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和项目支持。一是搭建了“走出去”国际经贸信息平台,该线上平台服务于长沙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世界各国政府、行业协会,为参与的联盟、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二是组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外商会、协会等贸易促进机构,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截至2017年6月,已有德国、韩国、俄罗斯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家商会、协会入驻平台,现仍有16家机构排队等候入驻。举办了大型项目对接会30余场,专题沙龙活动100余次,并通过“巴中商业论坛”“葡萄牙投资对接会”“中印企业合作对话”“2017湖南—罗马尼亚经贸交流论坛暨企业B2B对接会”等活动。三是积极吸引国外科技合作机构入驻长沙,引入马尔凯大区驻湘办事处、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湖南分中心、EEN欧洲企业网络华中服务站点和MECCANO集团等国外机构进驻。

  “技术嫁接”模式。长沙高新区孵化器率先“走出去”,实现国外孵化、国内转化,进而带动国外技术“引进来”、国内企业“走出去”。针对国外技术在国内转化成功率不高、国内外技术合作互信程度低、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产业化再走出去的过程难度大,长沙高新区一批优秀的孵化器积极探索在国外当地合作或成立孵化平台,将国外技术孵化出产品,成立国外企业,再与国内企业合资投产,然后一起“走出去”。近几年,长沙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分别与意大利西西里科技园、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韩国忠北技术园、韩国ED RESEARCH 公司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项目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北京跨国技术转移专场大会、中意技术合作推介会等活动,实现企业与企业间技术与项目的对接。

  “资本对接”模式。积极支持企业国内外上市,截至2017年6月,长沙高新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41家(其中安淳科技新加坡上市,中联重科、威胜集团等企业香港上市),占湖南省40%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67家,占湖南省的29%,占长沙市的49%,居全国高新区排名第8位。这些上市企业和有输出能力的企业已不满足国内贸易订单,近几年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机遇,在海外投资设厂、跨国并购、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成为湖南和长沙市产能“走出去”和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长沙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稳步发展,在湖南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排头兵”与“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沙高新区作为内陆国家高新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长沙高新区不沿海沿边,不管是南下出海还是西进出关,都需要借船绕道,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也没有处于核心位置。其次,外贸经济和对外合作上发展不够,目前长沙高新区外贸规模很小,出口贸易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仅1.5%,外资企业占企业总数量的比例仅2%,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研发、生产的企业数量不多。第三,支持政策、行政审批和信息平台上难以满足需求。商务部和科技部对企业“走出去”原则性的鼓励政策较多,而内陆城市开展的政策创新较少,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较少突破,扶持力度不够;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过程中行政审批的程序比较繁杂;企业走出去的信息不对称,亟待建立健全综合信息平台。第四,资金和人才上比较缺乏。企业“走出去”对资金需求较高,通过企业自身或银行贷款等手段无法满足融资需求。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都是小语种国家,语言方面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园区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有限,企业“走出去”也缺乏能适应海外环境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和研发人员。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要求长沙高新区提出新举措

  长沙高新区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开放崛起、创新发展,只有创新思维、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新优势,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行”相结合的方式,加速政策和战略对接、企业和项目对接、资金和人才对接,才能持续不断获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转型发展强力支撑力和强劲源动力。

  首先,规划布局先行,创新扶持政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走出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产能合作战略规划,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并保证规划和政策落实。一是制定园区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配式住宅)的产业链协同“走出去”战略规划,瞄准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支持企业建立经贸合作园区,支持优势产业联盟抱团出海,在“一带一路”区域实行产业布局,形成全产业链和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合作、经贸劳务、投资建厂以及基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打破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企业“走出去”的审批制度,减少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批范围,采取一站式服务和一站式审批。三是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窗口和平台,在省市商务、发改、外事、海关等部门,建立健全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努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畅通的服务,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专项资金,推进各项工作由顶层设计到专项政策实施落地。同时,定期调研和走访“走出去”企业,切实了解企业需求、经营状况及“走出去”动向,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此外,建设“一带一路”专家智库,定期组织参加国内外专家智库交流与合作,为园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提供及时准确的智力支持。

  其次,优势产业先行,创新合作项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走出去”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实施,围绕优势产业加强对相关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科技和产能合作,面向重点国家和地区推出重点项目,培育扶持一批优势企业,进一步发挥对外经贸科技合作的潜力。一是结合长沙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等优势产业走出去的需要,加强对东南亚、中亚、非洲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科技合作状况的了解,选择重点地区、重点市场进行对接与合作,组织实施一批国际经贸、科技、产能合作项目。二是根据长沙高新区产能优势,汇总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渠道的项目信息,建立国际产能合作的动态项目库,推进重点领域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海外合作。三是培育形成“走出去”的优势企业梯队,重点扶持园区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海外并购建厂、设立分支机构,成为行业领先的跨国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孵化培育一批跨国成长型企业;针对长沙高新区产能和经贸国际合作的需要,培养服务跨国开展研发、科技、经贸、制造等合作的咨询、融资、法务、人才的服务业企业。创新企业和项目的国际合作方式,开展更多的产业国际合作论坛,搭建更多产业合作平台。

  第三,信息服务先行,创新出海通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人财物流通不顺畅。对此,需要着力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打通人财物流通渠道,积极对接布局海外园区,不断完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配套服务。一是打造好一批国际合作开放平台,进一步做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和中意工业设计中心,持续开展国际峰会、国际技术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打造诚信基础好、权威性强、开放共享的“一带一路”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国际商务商事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沿线国家和地区国情舆情、文化习俗、法律法规、宏观政策、投融资制度、市场需求、风险因素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收集、整合和大数据分析以及信息共享交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等各类服务。二是发展和利用好国内载体,在长沙高新区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和保税仓库,积极对接长沙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欧班列(长沙)等市内口岸渠道,推动与广州、深圳等沿海口岸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利用沿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在沿边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外销产品委托加工、定牌制造、生产外包的区中园、园中园,打造园区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三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沟通,鼓励园区企业以合作共建、独资设立、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建立经贸合作区、科技产业园、企业孵化器、技术研发转化机构等平台,不断完善设施配套和保障机制,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深化“走出去”企业与沿线国家的经贸科技合作。整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湘江新区的力量,集中优势产业推动申报国家自贸区。

  四,聚集要素先行,创新保障体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走出去”使“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等全方位“走出去”,需要金融、人才等生产要素强力支撑,内陆国家高新区需要创新要素聚集、流动的保障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走出去”企业多维度多渠道的支持力度,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走出去”的投资基金,通过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稳定投资渠道和降低投资风险;设立海外并购基金、海外资源开发基金、品牌发展基金等,鼓励园区企业到海外并购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但社会需求巨大的特定行业的企业,并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产业扩链、补链、强链。二是加大投入培育引进国际化人才,依托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才优势,加强和相关院校或社会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经贸,语言,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增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投入力度,为外来引进人才提供优惠的人才政策以及便利的签证程序,带动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操作性强和境外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密切跟踪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动态,做好与当地政府和园区的有效沟通,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专业的律师服务团队,保持与企业的及时有效沟通,帮助企业化解走出去产生的风险。此外,加大对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宣传,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bet365365网址、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bet365365网址、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