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原创 >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民企先试水

首个试点项目在江苏常熟启动
2015-11-30 14:01:3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邓淑华 评论:0
导语:“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的技术。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融入全球工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大潮之中?”

  “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的技术。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融入全球工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大潮之中?”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先进工业的代表,中德工业间的融合创新应成为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合作的典范。”

  “与欧洲先进工业的高效融合,智能化、绿色化的中国制造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常熟)高峰论坛暨“德国工业4.0”中国首家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江苏常熟举行,来自中德的几百名代表就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德国工业4.0”,探索民营企业创新之路,实现制造强国之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

  借鉴“德国工业4.0”要“得其神”

  2015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

  “当前,在中德两国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已经成为中德产业界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表示,“这种合作既包括产业、技术、标准的融合,也包含思想、文化的融合。双方将共同努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中,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指导理念和诸多领域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把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建设制造业纵向、横向、端到端相连接的互联网络,加强规模化个性定制、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等。

  “然而,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德国工业4.0’需要学习借鉴,但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因为两国的工业发展处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德国工业是在已经完成‘工业3.0’的基础上,以高端装备为主向4.0阶段迈进。而中国工业尚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补齐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短板,由‘2.0阶段’向‘3.0阶段’过渡,有一批传统行业企业需要加快技术改造以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所强调的。”

  “显然,中国企业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的过程,不仅要‘求其形’,更要‘得其神’。”朱宏任表示,“因此,我们要在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将德国企业实施‘工业4.0’的行动当作镜子,对照借鉴学习,不仅重视硬件,而且重视软件,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与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方面值得更多像德国企业学习,一是严细为要,二是质量为先,三是诚信为重,四是人才为本。”

  民企将成主力

  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对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寄予厚望。他表示,民营企业将成为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

  “在许多行业,民营企业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尽管这种竞争非常残酷。在市场发展中,优胜劣汰法则促使民营企业不断洗牌,经过沉淀,竞争力强、产品优质的企业才能最终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底蕴。”程路表示。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之一。目前民营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占GDP的份额也超过了60%。可以说,民营企业的走向也标志着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转型成功。

  “然而,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力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程路表示,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资金、人才相对缺乏的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还很高。对此,民营企业要充分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目标,从中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空间,着力在制造装备提升、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民营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自觉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了解把握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政策规定,增强风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预防、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路径,比如聚焦专业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托产业集聚合作创新、运用网络新技术助推创新、内引外联协同创新等。

  “‘工业4.0’将会使传统制造业模式发生极大转变,民营企业需要沉下心来推动自身主营业务,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树立新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实现持续稳定的企业收益。”程路表示,“民营企业需要转变思维,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研发、设计、投产,覆盖整体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制造优质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创造出高效的生产力。”

  探索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模式

  据悉,在中德两国政府加强“工业4.0”领域合作的六点共识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合作。在论坛现场,“德国工业4.0”中国首家试点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表示:“相信此次试点项目的成功落地及实施,将会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建设优美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必将会为常熟市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式,为常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提供有益的探索路径。”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会员、Coesia亚太区总裁Olaf Witschass表示:“‘德国工业4.0’中国首个试点项目选择中国的民营企业隆力奇,是因为我们看到隆力奇始终把创新升级放在首要位置。”

  据了解,目前,隆力奇已在全球成立八大研发机构。在智能化发展上,隆力奇斥资6亿元建造了目前国际一流、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新工厂”。这些长期积累的基础为成为“德国工业4.0”中国试点做好了全面准备。

  隆力奇公司董事长徐之伟表示,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国际竞争环境,主动探索“工业4.0”的实践路径,隆力奇联合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Coesia、上海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机构共同成立了“工业4.0”标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经过几个月探索,以隆力奇集团为调研分析对象,制定工业实施的标准及基础,帮助隆力奇推进和建设工厂的“工业4.0”,并要把隆力奇建设为全球具有借鉴意义的“工业4.0”样板工程。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的举办及试点项目的落地将会为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模式。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一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创新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孙星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国际化合作项目,搭建起一个共同分享的桥梁,树立起一个科技制造业合作的典范,使中德双方的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得更加紧密,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bet365365网址、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bet365365网址、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