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此前发布的《江宁区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引才用才若干意见(试行)》(“人才强企10策”)和《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28条”)。据介绍,江宁区将以补贴、资助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其中,企业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人才,江宁区将按其支付年薪的3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连续补贴3年。
“引进高端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是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人才强企10策’的出台,正是回应‘企业所盼、发展所需’。” 江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江宁区人才办主任刘伟表示,江宁区将引才激励政策与企业用人薪酬相挂钩,将人才评价交给企业自主决定,支持企业“高薪引高人”。
“江宁区出台的‘人才强企10策’是南京市范围内出台的第一个支持企业引才用才的文件,有些条款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领先性。例如,江宁区首创提出,企业投资高层次人才初创项目发生损失的,可获最高100万元的风险补偿。”刘伟表示,江宁区将当好企业人才服务的“店小二”。
据介绍, “人才强企10策”前八条是具体政策措施,后两条是保障实施措施。根据《江宁区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引才用才若干意见(试行)》,企业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人才,江宁区将按其支付年薪的30%给予引才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连续补贴3年。同时,鼓励企业柔性引进从事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的海内外人才,对与国内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按其支付的横向课题经费20%给予资助。其中,对柔性引进国外顶尖人才的,给予最高200万元项目资助;对世界知名高校或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在南京市、江宁区安居政策基础上,再一次性给予2万-4万元生活补贴;鼓励企业培养“江宁名匠”,支持企业建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制度,推行年薪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的,给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万元。对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企业最高6万元补助;企业投资高层次人才初创项目发生损失的,可获最高100万元的风险补偿,让企业愿投、敢投人才项目;引导企业运用市场的力量引进人才,对企业通过中介引进人才的,按引才中介费50%给予企业补贴。
“对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和高端研发机构、海外研发机构和创新联盟分3个层次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支持。”江宁区科技局副局长董相超表示,出台“科技创新28条”旨在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根据“科技创新28条”,江宁区将对科技创业载体引进人才、孵育企业、搭建平台等给予补助。对新认定或备案的市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并根据各类科技创业载体、科技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结果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同时,江宁区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引导等专项资金1亿元,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通过项目补助、创新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江宁区全面启动实施了“创聚江宁”人才工程,推出了6大人才计划,人才结构高端化特征日趋凸显,先后集聚诺奖得主4名,菲尔兹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36名,累计引育国家、省、市人才计划领军人才超1000人,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126人、居江苏省第一。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