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研制新概念微型无人机集群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1日报道,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一直在研究可堆叠微型无人机,其有效载荷可以自动配置网络后互相“联通”。实验室为其概念无人机取名“西卡德”(CICADA),意思是近距、隐蔽、自主、一次性使用的飞行器。该项目是五角大楼正在进行的使用无人机部署“先进技术群体行为”计划的一部分。悬挂单轨车是怎么“跑”的
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悬挂式单轨列车,正式进入型式试验和试运行阶段。车辆可实现3—5列灵活编组,载客量可达到300—510余人。中国学者研发出灭活寨卡病毒药物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5日公布了中国团队研发的一种寨卡病毒抑制剂。动物实验表明,该抑制剂成功降低了怀孕小鼠及其胚胎中的寨卡病毒水平,且不会对怀孕鼠造成伤害。这为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厦门:智能传感器或可提前预测地震发生
微量氢气地震监测仪、健康诊断仪、环境监测仪……近日智能(厦门)传感器有限公司的6款创新产品和2项传感器核心技术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厦门“智造”填补了国内传感器技术空白。苯部分加氢催化剂研制进展迅速
开滦中浩化工公司围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核心点,充分发挥自主科研优势,以研发促生产,以创新为突破,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和辅物料研制。近期,苯部分加氢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小试装置成功制备出高品质催化剂。我国有了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仪
记者17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获悉,我国首台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仪日前由该所研制成功。这种能够在集装箱货车中运输的中子检测设备,可实现待检对象的现场或在线检测,未来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制造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新设备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制造能源
比利时的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新型设备,可以在生产能源的同时净化空气。首款自主6速自动变速器批量下线
我国首款“6速自动变速器”6月20日在哈尔滨批量下线。由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历时6年研发的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6速自动变速器的自主研究空白,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成功研发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
如何了解地下矿产资源情况,尤其是地下500米—4000米的矿产资源?6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顺利通过验收。我国科学家经过4年攻关,研制8套深部资源探测装备,实现了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地下4000米地球透明计划”奠定技术基础。锡柴推出康威国五4DW长换油产品
一汽解放锡柴康威国五4DW长换油 e驾系统新品发布会6月12日在无锡举行。锡柴副厂长黄成海说:“康威国五柴油机是在原国四基础上,优化燃烧系统,改善后处理效率,发动机在达到高环保标准的基础上,又一次提升了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国内首条AP1000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投产
记者18日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北方)获悉,国内首条AP1000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16日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将为三门核电站生产64套首炉换料组件。这是三代核电AP1000核电燃料组件国产化的重大里程碑,也是实现AP1000核燃料组件国产化的重要标志。国产新型发泡剂开辟技术新路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和消费国,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0%。目前在生产聚氨酯中广泛使用的是物理发泡剂,要么严重破坏臭氧层,要么是强效温室气体。由山东理工大学发明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从根本上避免了物理发泡剂对环境的破坏。该技术和产品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我自主研发车用曲面真空玻璃即将试产
6月12日,记者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工作室看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车窗玻璃。这块呈尺寸为1 55×1 15m,厚度为8 2mm的弧形曲面镀膜钢化真空玻璃,是张瑞宏科研团队与义乌宏科真空玻璃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成功的新成果,填补了我国车用真空玻璃领域的空白,即将进入小规模试产。全碳运算元件有望取代硅晶体管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完全用碳制成运算元件的设计方案。他们表示,这一元件未来能被制造得比硅晶体管更小,且性能更好,有望替代硅晶体管,大大提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黑色素光电特性可有效调控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通过变换肽序列来调控黑色素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这一手段让研究人员能有效控制黑色素样物质的表征特性,对化妆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