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新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90个
18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9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90个。二氧化碳“变身”高能量密度液体醇燃料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获悉,该校俞书宏教授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提出在二氧化碳电还原过程中,通过调控碳—碳偶联“后反应”步骤,抑制烯烃产生实现高效多碳醇转换,让二氧化碳“变身”多碳醇燃料成为现实。从污染大镇到花草之乡,河南蒲山华丽转身
六月的蒲山,月季花开,艾草飘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的这个小镇,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月季之乡。全镇10个行政村种植月季总面积达2 5万亩,年销售额约3亿多元。它还是有名的艾草小镇,拥有130家艾草加工企业,从业人数6000人,产值10亿多元。资源环境审计加码助力污染防治
6月19日,审计署发布了我国首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报告。对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的审计显示,11省和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不过审计中也发现了包括小水电过度开发等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在进行专项整改或制定整改措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达150亿立方米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截至6月1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达150亿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水。其中,北京1100万人,天津900万人,河北1510万人,河南1800万人。绿色成为神州大地发展底色
驰而不息的蓝天保卫战,刷新着中国北方城市近年来的蓝天纪录。今年1至5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7 8%,同比上升3 7个百分点;PM2 5平均浓度为64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16 9%;PM10平均浓度为117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14 0%。北京构筑“绿色防线”
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17日发布,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年启动以来,北京已在门头沟、怀柔、密云等区累计造林营林812万亩,构筑起首都北部抵御风沙的第一道防线。三江源地区鼠害生态防治新技术成效初显
记者近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一项名为“暗堡式野生动物洞穴”灭鼠技术在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投入测试两年,成效初显。该灭鼠技术可有效吸引沙狐、赤狐等野生动物在鼠害区入巢繁衍并捕食周边高原鼠兔,最终达到生态灭鼠、平衡生态的目标。广东明确今年底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及分布
记者从广东省环保厅了解到,《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方案》已于近日公布。方案明确提出广东要在今年底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入下沉阶段
记者17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6月15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均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秸秆产博会举行
以“发展秸秆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8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日前在安徽省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展区总面积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500家,设置综合展区、上年招商项目落地展区、地市展区、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展区、省外展区、国际展区和设备展区7大板块。2018-06-19 标签: 秸秆青海加大财政投入 三江源地区黑土滩等将获治理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政府了解到,青海省财政下达资金7亿元支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主要用于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有害生物防控、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防治等项目。十年长出一座绿色新城
生存尚难,何谈宜居?2008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10年过去,环境欠账深重的荒地,长出一座绿色新城。精准治污不能“一阵风”
按照《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强化督查于6月11日启动。这是继2017年至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之后启动的新一轮行动。2018-06-19 标签: 精准治污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18日15时30分许,经过两天的驰骋,11辆大巴和31辆大货车缓缓驶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标志着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正式实施。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