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品牌活动

特色文创产品

文轩BOOKS一角
清一色高颜值 让高新人享受阅读
1月30日,成都高新区5家书店成为全市文化惠民消费季首批试点单位,并加入“文创成都”APP平台,借由“互联网+金融”模式,让市民购书即享受最高200元的积分优惠——而这只是高新区书店探索发展文化消费新业态模式的一个缩影。记者探访多家区内实体书店发现,良好的体验空间、创新的业态模式、多元的经营风格,都成为实体书店满足现代读者体验式消费需求、在新的消费环境下“逆势而上”的着力点。
谈起成都高新区的书店,很难不和“颜值”两个字关联起来。走进文轩BOOKS九方店,年轻、时尚、休闲的气质扑面而来,完全打破了人们对“新华文轩”的刻板印象。总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的3层空间中,一二层由打造过台北诚品书店的知名设计师李玮珉设计,以人文与自然为主题,原木色书架与分散在书店角落的绿植,让读者仿若置身林中。“我更愿意在这里先坐下慢慢看,再把喜欢的书买走,感觉购书体验更好。”一位读者告诉记者。
“我们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高颜值的书店能给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空间、阅读氛围和阅读感受,这是在网络阅读中无法体验的,也是实体书店的竞争力所在。”文轩BOOKS经理陈勇告诉记者,除了精心的装修设计,书店内有25%的空间都用作免费阅读区域,并提供了近百种各式各样的椅子,软的、硬的、单人的、靠背的,让读者真正放松下来,享受阅读。
钟书阁董事长金浩曾说,钟书阁坚持连锁不复制,每个书店都会融入当地文化,这源于对“如何吸引互联网时代的读者走进书店”的思考。在这里,外墙融入了宽窄巷子、川剧脸谱、熊猫、成都方言等元素,室内则以“竹”为主题,让钟书阁既有格调,又接地气。
除了连锁品牌大书店,成都高新区也有像散花书院这样的独立书店。身处铁像寺水街,两层独栋建筑,竹帘、木桌,古色古香,更添一分老成都的文化气息。
打造全新的体验式阅读空间,是现代新型实体书店的精髓和必由之路。
图书+文创 优质产品激活花样消费
高颜值的硬件之外,几乎所有书店经营者都认为,“书”才是实体书店的竞争核心。各取所需,细品书香,是每一位图书消费者对书店的期望。要满足这样的期望,书店就需要提供尽可能全面而又有特色的书籍。陈勇告诉记者,文轩BOOKS的藏书量达到30余万册图书,精选了数万个品种,其中原版图书达15000册,能满足各类读者的“予取予求”。
另一家“最美书店”钟书阁也有约12万册书籍,都经过专业选书团队挑选。这样的藏书量在全市书店中都蔚为可观。钟书阁成都店店长赵晓梅说,由于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在成都高新区聚集,除了文学类、少儿类书籍吃香外,金融类、科技类、管理类、艺术类、国学类等看似冷门或价位较高的书籍也很受欢迎。
除了有书、有特色书,还要会“花样卖书”。通过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消费产品来刺激“组合消费”、甚至发展衍生新业态,这在当下,也是实体书店的必然选择和创意点。除了书,咖啡座、文创产品是新一代书店少不了的“标配”。在文轩BOOKS这样的大型连锁书店,设立了电子产品销售区、进口文具区等区域;散花书院则以成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开发了许多独家文创产品,例如冰箱贴、手机壳、手账等,融入了熊猫、川剧、蜀绣等元素,十分吸引顾客;即使在街道社区里,定位为社区书店的“新华文轩读读书吧”,也提供咖啡、茶水、简餐等消费服务,让喝咖啡、见朋友,都成为人们走进书店的理由——在成都高新区内的实体书店,优质又富有创意的内容,强化了读者的消费体验。
缤纷品牌秀 书店变身日常文化空间
强体验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活动,是成都高新区实体书店吸引消费者的第三个抓手,不少书店都策划了许多创意十足、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例如,亲子活动已成为不少高新书店的特色。像钟书阁、文轩BOOKS以及“读读书吧”等书店都专门设立了亲子阅读区,而1月26日在钟书阁举行的“书店奇妙夜”活动,更是一个最新案例——家长和孩子们搭起帐篷、夜宿书店,在游戏比拼中发现喜爱的书籍。不少来参加活动的家长都认为,活动不仅对孩子有教育意义,更给家庭成员提供了交流机会和空间,令人难忘。
另一种与书店的气质天然契合的是艺术展览。新春将至,散花书店正举行年画展,喜庆的年画放置于书店各处,同样吸引了许多来铁像寺水街游玩的市民,观赏之余,他们对相关图书和文创产品的购买欲望也被自然激发;文轩BOOKS在一楼入口处的展览厅长期开展各类展览,从时尚艺术到国际风情展示,再到文化人物主题等,吸引各路人群。加上作家签售、文化论坛等,各种强调参与的品牌活动为高新书店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购书环节,除了传统的购书方式外,一些刺激顾客好奇心的新辅助方式也在出现。例如文轩BOOKS针对读者找书难的痛点,开发了“智慧书城”搜索服务,让读者通过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就能快速定位图书位置,同时提供了多种快捷支付方式。书店还打造了数字阅读终端,开展线上新媒体平台互动,以提升客户黏连度。再比如位于天府二街的读读书吧旁,一家由成都高新区征服与新华文轩联合打造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运营1周年之际推出免费借阅活动,只需身份证就可借阅。活动开展以来,借阅量超过4万人次。
通过创新思路、强体验空间,打造复合型的日常文化消费新业态,为爱读书的高新人不断带来惊喜和享受——成都高新区的实体书店,正在互联网时代为书店“线下”的精彩,带来更多可能。
建演出场馆
办文化活动
提服务品质
成都高新区打造
丰富文化消费场景
延 /伸 /阅 /读
促进文化消费,不仅是对城市经济产业的推进发展,更是对老百姓民生诉求的切实回应。通过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举办精彩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如今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在音乐演出产业方面,去年中国-欧洲中心云端音乐厅、大魔方成都演艺中心等项目相继启动,推出的多场演出活动都一票难求、广受好评;阅读出版方面,随着去年两个图书分馆建成投用,目前全区图书分馆已超过2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去年实现体验人次超4万;文博方面,交子金融博物馆项目落地高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家以交子为主题的专业金融博物馆;此外,成都高新区文化中心等综合文化服务项目也在全力推进建设,未来将成为市民观看文艺演出等活动的综合式体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成都高新区规划的上千公里天府绿道,成都高新区将建设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广场、运动场馆、创客空间、雕塑等设施,丰富文化消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消费设施建设。比如位于机场路新加坡工业园内的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位于神仙树西路的青铜镜博物馆,这些民办特色博物馆极大丰富了高新人的文化消费选择。
在文化产品提供方面,成都高新区通过丰富的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刺激文化消费潜能。去年,除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文化节会活动成功举办,还有成都高新区自办的“高新之声”音乐会、“知音赏乐”音乐培训讲座、“运动成都·活力高新”全新健身赛事等活动。文化消费,在成都高新区正逐渐成为经济消费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