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上午8点半,成都高新区居民朱蕾帆带着女儿来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看病。从入院、叫号、就诊到取药,整个过程用时仅10分钟左右。
为何在“人满为患”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能有如此便捷的就医体验?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成都高新区作为西南地区首个试点区域,开始推行华西妇儿联盟项目,经过两个月试点,目前独立的华西妇儿联盟转诊系统已经全面开通,符合转诊条件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直接预约华西的就诊号。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结合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创新搭建了线上“家长学校”,在为患儿家长提供联盟医生线上挂号服务的同时,定期向家长传授常见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据悉,“家长学校”今年内将覆盖全区幼儿园。
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首诊免费体验 独立转诊系统已覆盖7家社区
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气温变化常导致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增多。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每天就诊的患儿多达3000人次,平均每位门诊医生一小时就要接诊15名左右患儿,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儿科常见病,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治疗,只是因为家长长期的就医习惯等问题,造成儿科门诊、急诊都一号难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为成都高新区患儿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1月10日起,华西妇儿联盟针对0-14岁出现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5种儿科常见症状的患儿,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层首诊免费体验活动。在此期间,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共提供50个名额,成都高新区患儿可到华西妇儿联盟医院认证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首诊。
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教授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区南新、肖家河、芳草、桂溪、石羊、中和、合作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华西妇儿联盟”分级诊疗转诊系统。依据华西妇儿联盟统一的转诊标准,一旦患儿症状超出联盟转诊红线,患儿将立即通过联盟转诊通道,转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并接受多科会诊、快速入院等服务。
成立专家组对患儿开展诊后随访建议 “家长学校”将覆盖全区幼儿园
1月16日,家住肖家河街道的居民李娟女士收到了孩子就读幼儿园发来的一封信,信上说,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已经于近日开始全面在区内幼儿园上线“家长学校”,以后成都高新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医疗服务。当天下午,李女士通过“家长学校”的工作人员,预约到了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西妇儿联盟医生的就诊号。通过首诊检查,医生担心孩子肺部有炎症,于是通过华西妇儿联盟转诊系统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提出了转诊申请。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孩子就进去就诊了。”李女士告诉记者,16日联盟医生提出转诊申请后,相关的挂号信息、就诊时间就已经发到了自己的微信上,17日上午,院长刘瀚旻给孩子进行了检查,诊断孩子已进入恢复期,建议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据了解,“家长学校”是成都高新区在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启动后推出的创新之举,将于近期覆盖全区幼儿园。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有130名患儿通过该渠道实现了基层首诊,其中7名患儿因病情需要,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5名患儿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组建议下,选择了恢复期诊后随访、全专科联合管理,居民满意度达99%。
另据刘瀚旻介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还成立了华西妇儿联盟专家组,针对已经进入恢复期的门诊、出院患儿开展诊后随访建议,由专家组与联盟医院、医生进行全专科联合管理,一旦患儿病情出现反复,可以随时通过绿色转诊通道回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韩梦晨)